EN

《传承十六论》之三宝论:仁智勇,接班人应该具备的品质(上篇)

三宝论

仁智勇,接班人应该具备的品质(上篇)

在上一论中,我们分享了传承传什么之三品论。人是最根本的目的而不是工具,因此人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立身之本;而企业是由人组成,自然人品也是立企之本。
既然人品如此重要,那么人品的内涵是什么呢?我认为是“三宝”:仁、智、勇。
仁、智、勇,出自《论语•宪问》:“君子道者三,我无能焉。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”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讨论的话题是:企业家的“仁智勇”,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?
关于企业家的成功哲学,过往我们更多聚焦的是企业家的能力模型,也就是“智”的层面,传统商学院教育也是把企业家的经营才能比如领导力、决策力等作为课程的核心内容,而对于仁和勇更多以“精神”一词一概而过。但我认为,只有具备“仁、智、勇”三达德,才是一个完整的、真正的企业家的成功哲学。今天,我就先分享“仁”和“勇”的理解。
仁,是三宝之首。
作为儒家核心思想的“仁”,它的本意是亲和,指人和人之间互相亲爱。之后仁逐渐成为描述人生而为人,应该具备的内在的最基本的品德,也成为中华文化背景下做人的根本和原点。而对于企业家来说,企业家的“仁”是什么呢?
第一个维度是仁爱。
仁者爱人。企业家待人处世的一切出发点都要是仁爱。企业家的仁爱是一种大爱,爱国家、爱社会、爱家庭、爱企业、爱员工、爱顾客、爱合作伙伴……正是这种大爱让企业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尊重,从而支撑企业持续发展。爱出者爱返,仁爱是企业家发出的一道光,这道光越亮,他人反射给你的光也就越亮。
第二个维度是仁德。
企业家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。那么该如何理解“德”呢?企业家有“七德”:忠、孝、廉、友、谦、诚、法。
……
……
第三个维度,是仁慈。
仁者慈善。企业家同时应该是一名慈善家和公益者,要充分承担起社会责任,积极推动、参与社会事业和公益活动。比如,提高劳动报酬、增加环保投入、扶贫救灾、助学敬老、关注公共医疗及文化事业等。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步入新的历史阶段,在共同富裕的号召下,企业家更应该发挥“仁慈”的品德,去承担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,在经营好企业的同时去更多关注社会需求,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和影响力,打造公平的分配环境。
第一大宝的“仁”,包含着仁爱、仁德、仁慈三层内涵。
那企业家第二大宝的“勇”,它的内涵又是什么呢?
我认为,企业家的勇,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精神动力。改革开放诞生了上千万的民营企业家,他们是一群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滚打跌爬的野生企业家。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勇立潮头、勇往直前、勇于担当、勇于牺牲的伟大的企业家精神,这就是企业家的勇。
而这种“勇”的企业家精神,我总结概括为五个勇:艰苦奋斗、勇于拼搏的创业精神;不畏艰险、勇于冒险的牺牲精神;不断学习、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;追求卓越、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;坚持信仰、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。
第一代企业家就是靠这“五勇精神”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,攀登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,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
 

<未完待续>